测试报告
软著代码格式调整 软著命名格式
关于软著代码格式调整和软著命名格式,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指导:
软著代码格式调整
1. 代码量要求:
根据国家版权局的规定,申请软件著作权需要提交的源代码并非全部代码,而是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的部分。源代码页数要求通常为60页,每页不少于50行,总共不少于3000行。
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各需连续30页,不足60页的,应全部提交。
2. 代码格式规范:
缩进:统一采用制表符或空格进行缩进,避免在同一个代码块中使用不同的缩进方式。
行宽:每行代码最好不要超过80个字符,可以使用换行符分隔长行。
注释:注释应良好、适当、清晰,以更好地体现出代码的运行逻辑与规划思路。但应避免大段的注释,以免影响代码的可读性。
排版:建议使用小五字体和单倍行距。代码中不应有空行。每页代码都需写上页码。
其他要求:整篇代码中不可以出现copyright字样。源代码文档页眉名称要与申请表软著名称一致。源代码中不应出现人名、年月日、网址等信息。源代码需要与申请表中填写的编程语言一致。
3. 代码提交要求:
提交的代码必须是完整的、可运行的程序。
源代码的第一页应为主函数、程序的入口(如登录函数)等关键部分的原始代码。
尽量少提供或者不提供设计器生成的代码。
软著命名格式
1. 基本要求:
简短明确:名称应简短,便于记忆和识别。
针对性强:能够概括软件的主要功能或用途。
与软件内容相符合:名称需要准确反映软件的实际内容和功能,避免误导用户。
2. 命名建议:
最好包含企业或者品牌的简称,尤其是上市和知名公司,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例如,“品牌/企业简称+产品用途与功能+软件”的命名方式。
名称后缀最好以“软件”、“系统”、“平台”等结尾,这有助于明确软件的类型和用途。
如果软件有安卓版或苹果版,全称后面也需添加相应标识。
3. 注意事项:
软著全称应避免和他人重复,虽然名称不受版权保护,但短期内有名称完全相同的,很可能会收到补正通知。
软著全称不可以是纯英文,但可以将英文设置为简称或英文缩写。
名称中不能出现地名,否则可能会被要求补正。
在申请表中填写的软件名称、版本号等信息,应与提交的软件文档、源代码中的信息保持一致。
通过遵循以上指导,可以确保软著代码格式和命名格式符合相关要求,从而提高软著申请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