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授权给个人-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点击量:发布时间:2025-04-20 10:39:59
软著和专利在保护对象、保护条件与要求、权利产生方式、法律依据等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以下是具体的对比:
1. 保护对象不同:
软著保护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表现形式,如软件代码、架构等,不保护思想、情感和观点等内容本身。
专利保护的是发明创造,属于思想、观点内容范围,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如电视机的发明、灯泡的制造方法等。
2. 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
软著可以保护两部主题内容相同的作品,只要这些作品具有独创性。
专利不会保护主题内容相同的两个发明创造,即对于同一内容的发明,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
3. 权利产生方式不同:
软著通常可以自动产生,不必经过任何审核,只要提交的材料符合规范即可获得保护。
专利需要经过形式审查和实际审查,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要求,才能够受到保护。
4. 法律依据不同:
软著保护主要依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专利的保护主要依据《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5. 保护期限不同:
软著的保护期限一般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或者首次发表后50年。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6. 简易程度与保护力度:
软著获权简单,维权简单,保护力度相对较弱,产生的效益通常是收取授权费用。
专利获权困难,维权复杂,但保护力度强,产生的效益不仅可以打击竞争对手,还能隐性地促进企业内技术的研发。
软著和专利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开发者在选择保护方式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情况合理选择和利用这两种权利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