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和实用专利的区别 专利和软著是一回事吗
软著和实用专利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软著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区别:
1. 定义与保护对象:
软著,即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它主要保护的是软件的思想表达形式,如源代码、结构、算法等,而不是思想本身。
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专利类型,指的是对物品或者装置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它主要保护的是产品的结构、形状、构造或组合等技术创新点。
2. 法律依据与保护原则:
软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进行保护,且软件著作权是在软件创作完成后自动产生的,也可以自愿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
实用新型专利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进行保护,且必须向专利局提出申请才能获得保护。
3. 申请条件与通过率:
软著的申请条件相对简单,主要是要求软件作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同时要求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软著登记的通过率极高。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条件则相对较为严格,包括必须是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实际的可行性、达到创新性的水平以及具有实用性等。专利申请的要求技术性高,且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要求,因此申请难度较高,通过率低。
4. 保护期限与费用:
软著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存期加50年,不需要续展。且软著只有前期申请费用,没有后续的维护费用。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自专利申请日起计算。在保护期限到期之后,实用新型专利会自动失效。专利除了要交前期的申请费用之外,每年都需要缴纳年费,过期不缴纳即视为放弃专利权。
软著和实用新型专利在定义、保护对象、法律依据、保护原则、申请条件与通过率、保护期限与费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在申请知识产权时,企业和个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类型,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