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软著是什么-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专利和软著都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在定义、法律依据、保护对象与范围、申请与审查流程、权利性质与期限以及其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些差异的详细分析:
定义与法律依据
专利:专利是由机关或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赋予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的独占权。专利的保护主要依据《专利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软著:软著,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软著的保护主要依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保护对象与范围
专利:专利主要保护的是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范围以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为准,具有明确的边界。
软著:软著主要保护的是计算机软件作品,包括程序及其相关文档。保护范围相对宽泛,主要关注作品的表现形式,而非具体的技术功能或性能。
申请与审查流程
专利:专利申请需要经过提交申请材料、受理和缴费、初审、提前公布、实质审查以及授权登记等多个环节。审查标准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要求。
软著:软著的申请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填写软件基本信息采集表、提供部分源程序和软件手册的电子版以及公告发证等步骤。软著的登记主要关注申请材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通常不需要经过实质审查。
权利性质与期限
专利: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具有排他性。保护期限通常为20年(发明专利)或1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软著:软著权是一种著作权,主要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保护期限通常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对于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其他区别
保护形式:专利主要保护技术的功能、性能等,而软著则主要保护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
获取难度:相较于专利,软著的获取难度相对较低,通常只要申请材料符合规范即可获得登记。
应用场景:专利更适用于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技术方案,而软著则更适用于计算机软件作品的保护。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专利和软著在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申请与审查流程、权利性质与期限以及其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创作者和发明家们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