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word格式规范;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软著Word格式规范
软著Word格式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档命名:最好以软著名称+版本号(如V1.0)+文档形式(源代码/使用手册)命名,以清晰直观地展示文档内容。
2. 页眉页脚:页眉应包含软著名称,与申请表中的软著名称一致,并标注清楚页码,方便评审员查询。
3. 字体与排版:源代码文档建议使用宋体,小五号字,左对齐,行距为1。用户手册等文档也应有统一的字体和排版要求。
4. 内容要求:
源代码文档中,不应包含空行(可通过添加注释来填补),且应包含中文注释以便于理解。代码中不应出现copyright字样,整篇代码中不可以出现人名、年月日、网址等信息。
用户手册应包含软件的运行环境、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等关键信息,图文结合,以文字为主。手册中的日期应在软件开发完成日期之前,且文档中的名称应与申请表中全称或简称一致。
5. 文档页数:软著源代码文档通常不应少于60页,使用手册不应少于10-15页。如果源代码超过3000行,需提交前后各30页,每页不少于50行。
6. 一致性:文档中的信息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代码文档中的代码应与用户手册中的功能描述相匹配,申请表中的信息应与文档中的信息一致。
7. 原创性:文档应体现申请人的原创性,避免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特别是在代码文档中,应确保代码是自己编写的,并包含足够的注释和说明。
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软著和专利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定义与保护对象:
软著: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它主要保护软件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程序代码、算法等。
专利:专利是对发明、创新、设计和实用性解决方案的一种知识产权保护。它主要保护技术的功能、性能等,适用于实体产品、制造方法、工业设计等。
2. 法律依据:
软著:主要依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进行保护。
专利:主要依据《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
3. 保护形式与期限:
软著:保护的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保护期限通常是作者生存期加50年,不需要续展。
专利:保护的是技术的功能、性能等,保护期限通常为20年(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10年,需要定期续展。
4. 申请难度与通过率:
软著:采取登记制,申请难度相对较低,通过率极高。
专利:采取审查制,申请难度较高,需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要求,通过率相对较低。
5. 申请周期与费用:
软著:申请周期短,可做加急处理,最快能1天下证。只有前期申请费用,没有后续的维护费用。
专利:申请周期长,尤其是发明专利,往往需要1-2年才能授权下证。除了前期申请费用外,每年还需要缴纳年费。
软著和专利在定义、法律依据、保护形式与期限、申请难度与通过率、申请周期与费用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具体需求和保护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