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和销售许可(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软著和专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保护对象、保护条件与要求、权利产生方式、权利内容以及保护期限等多个方面。
1. 保护对象不同:
软著,即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在软件的源代码和文档上。它不保护思想、情感和观点等内容本身。
专利则保护的是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属于思想、观点内容范围,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例如,电视机的发明、灯泡的制造方法等都属于专利保护的对象。
2. 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
软著的保护条件相对宽松,只要作品具有独创性,即使两部作品主题内容相同,也可以分别受到保护。
专利的保护条件则更为严格,不会保护主题内容相同的两个发明创造。即如果甲发明了某物并申请了专利,乙就不能再申请这一专利。
3. 权利产生方式不同:
软著通常可以自动产生,不必经过任何登记或审查程序。虽然可以进行软著登记以增强法律保护,但这不是强制性的。
专利则必须依法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后授予合法申请人。这包括形式审查和实际审查,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要求。
4. 权利内容不同:
软著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如使用权、复制权和分发权等。
专利权则仅包括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转让权等财产权内容,不包括人身权内容。
5. 保护期限不同:
软著的保护期一般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与著作保护期限相似。但也有说法认为软著的保护期是10年。
专利的保护期则根据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保护期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计算。
软著和专利在申请通过率、申请周期、申请和维护费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例如,软著申请周期短、费用低、通过率高;而专利申请周期长、费用高、通过率相对较低。
至于软著销售许可,它是指软件著作权所有者将其软著的使用权授权给他人,并收取费用的一种行为。这是软著所有者保护其知识产权并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