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软著权使用说明书,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软著和专利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产权形式,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软著和专利的主要区别:
1. 定义与保护对象:
软著(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其他权利人依据著作权法律对软件作品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它主要保护软件的外在表现形式,如程序代码、界面设计、用户手册、设计文档等。
专利则是由机关或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主要保护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可以是产品发明,也可以是方法发明,且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法律依据与保护原则:
软著保护主要依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且软件著作权在软件创作完成后自动产生,登记是自愿的,但可以作为权利归属的初步证据。
专利保护主要依据《专利法》,且必须向专利局提出申请才能获得保护,经过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才能获得授权。
3. 获取难度与申请流程:
软著的获取相对容易,只要软件是独立开发的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基本上就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登记流程相对简单且通过率极高。
专利的获取难度较高,需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诸多要求,申请过程复杂且耗时,审查严格,通过率相对较低。
4. 保护期限与公开程度:
软著的保护期限对于个人作者是作者生前加死后50年,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是首次发表后50年。软著通常不需要公开软件的具体实现细节。
专利的保护期限根据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计算。专利需要公开发明的具体内容,以换取法律的保护。
5. 保护强度与维权难度:
软著保护力度相对较弱,主要防止直接复制和盗版,对于软件的核心逻辑和功能难以提供充分保护,但维权相对简单。
专利保护力度较强,能更有效地阻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技术方案,即使对方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式,但维权可能更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比对和法律分析。
软著和专利在定义、保护对象、法律依据、保护原则、获取难度、申请流程、保护期限、公开程度以及保护强度和维权难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