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写作要求和规范软基换填规范要求
软著写作要求和规范与软基换填规范要求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标准,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软著写作要求和规范
撰写软著文档材料是申请软件著作权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注意事项:
1. 命名规范:软著文档最好以软著名称+版本号{V1.0}+文档形式(源代码/使用手册)命名,这样可以更清楚直观的展示软著文档的形式。
2. 页眉页脚:软著源代码文档和使用手册文档页眉页脚最好完整,页眉名称要与申请表软著名称一致,页码也要标注清楚方便评审员查询。
3. 源代码文档:
字号最好是宋体,小五,左对齐,行距为1。
//星号注释里的内容不要,整篇代码中不可以出现copyright字样。
最后一页代码要完整,以“}”结尾。
注意最好不要出现人名、年月日、网址等信息。
源代码量要求:通常需要提供3000行以内的源代码(若代码量不足3000行,则需全部提交;若超过3000行,则需提交前后各30页,每页不少于50行)。
4. 使用手册文档:
封面首页说明软著的名称。
比较重要的部分包括总体功能描述、系统使用说明和系统功能介绍。其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功能介绍,这里要注意,使用手册介绍的系统功能要与源代码中描写的功能相对应。
使用手册不应少于10-15页。
文档中的日期应在软件开发完成日期之前,且文档中的名称应与申请表中全称或简称一致。
文档中的信息准确无误,与实际情况相符。特别是代码文档中的代码应与实际运行的代码一致,用户手册/软件说明书中的功能描述和操作步骤应与实际操作相符。
文档中的信息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代码文档中的代码应与用户手册/软件说明书中的功能描述相匹配,申请表中的信息应与文档中的信息一致。
文档格式应符合版权登记中心的要求,包括字体、字号、页眉、页码等。文档的排版应清晰易读,便于审查人员理解和评估。
文档应体现申请人的原创性,避免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特别是在代码文档中,应确保代码是自己编写的,并包含足够的注释和说明。
软基换填规范要求
软基换填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加固软弱地基。以下是一些软基换填的规范要求:
1. 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尺寸放出开挖轮廓线,并用水平仪测设原地表高程。
对换填的范围、深度进行复核。
2. 挖除软基:
人工配合机械挖除软土,开挖时应留启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完毕后再次量测换填范围和深度。
3. 基底承载力检测:
根据不同的承载力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触探仪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直至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 填料种类、质量、使用范围:
按照设计及试验要求对换填所用的填料种类、质量、使用范围进行检验试验。
5. 换填施工:
分层回填、碾压,碾压遍数必须保证压实度要求。
6. 压实质量:
换填地基的压实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结构尺寸:
换填地基顶面的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检验标准。
对于具体的换填材料(如砂石、灰土等),还有其特定的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如砂石的级配、含泥量,灰土的体积配合比、施工含水量等。这些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和检验。
软著写作要求和规范与软基换填规范要求分别属于软件著作权申请和地基处理两个不同的领域,各自有其独特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