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以学校名字—软著命名格式
以学校名字命名的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格式,通常应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和最佳实践,以确保其准确、简洁、突出特点且符合学校形象。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命名格式和注意事项:
命名格式建议
1. 学校名称+软著名称:
例如:“XX大学-智能教务管理系统软著”。这种格式有助于明确软著的归属和学校的品牌形象。
2. 学校名称+软著名称+版本号:
例如:“XX大学-智能教务管理系统软著V1.0”。这种格式有助于明确软著的版本和更新情况。
3. 学校名称+软著名称+特点或功能:
例如:“XX大学-智能教务管理系统软著-支持在线选课”。这种格式有助于突出软著的特点或功能,吸引潜在用户。
注意事项
1. 简洁明了:尽量使用简洁、易于理解的词汇,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术语。
2. 突出特点:如果软著有独特的特点或功能,可以在名称中突出显示,以吸引潜在用户的关注。
3. 避免侵权:确保软著名称不侵犯他人权益,避免使用他人已注册的商标或专利。
4. 统一风格:如果学校有多个软著,尽量保持统一的命名风格,以便用户更容易识别和记忆。
5. 遵循法律法规: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软件著作权名称要求为企业商品名称或商标加上软件用途,并以“系统”或“软件”结尾。虽然学校不是企业,但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确保软著名称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示例
假设某大学开发了一款用于学生管理的软件系统,可以考虑以下命名方式:
“XX大学-学生管理系统软著”
“XX大学-学生管理系统软著V1.0”
“XX大学-学生管理系统软著-支持移动办公”
这些命名方式都遵循了上述的命名格式建议和注意事项,既明确了软著的归属和用途,又突出了其特点和功能。
在申请软著时,还需要注意提交完整的文档材料,包括软著申请表、软件使用说明书、软件源代码等,并确保这些材料中的软件名称与申请表中的软件名称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