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能查的到吗、软著和专利有什么区别
软著是可以查询到的。至于软著和专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与保护对象不同:
软著,即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它保护的是软件产品的源代码和文档的表达形式,即软件的代码和文档的特定表现形式,不保护软件的思想、算法、处理过程或操作方法。
专利则是由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保护的是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可以是产品、方法或者改进。对于软件而言,如果软件中的算法或技术方案满足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可以申请发明专利进行保护。
2. 保护形式与原则不同:
软著是对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保护,不需要公开软件的源代码,且保护是自动产生的,不必经过任何登记或审查程序(尽管登记可以增强权利的证据力度)。
专利则是对技术的功能、性能等进行保护,需要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查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后才能获得专利权。专利制度以“用公开换保护”为基本原则,需要公开发明的技术细节。
3. 获取难度与申请流程不同:
软著的申请相对简单,主要是形式审查,且登记通过率极高。
专利的申请则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耗时较长,且申请要求技术性高,必须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诸多要求,因此申请难度较高。
4. 保护期限与费用不同:
软著的保护期限对于个人作者是终生及其死后50年;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则是软件首次发表后的50年。软著只有前期申请费用,没有后续的维护费用。
专利的保护期限则根据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均从申请日起计算。专利每年都需要缴纳年费,过期不缴纳即视为放弃专利权。
软著和专利在定义、保护对象、保护形式与原则、获取难度与申请流程以及保护期限与费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软件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