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相关软著、信息安全四要素
以下是对信息安全相关软著、信息安全四要素的详细解释:
信息安全相关软著
“软著”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简称,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备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例外,因为著作权的取得无须经过个别确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动保护”原则。软著的首要目的是能够上架自己开发的软件,获得各大应用平台的认可。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虽然不是国家强制的政策,但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对著作权人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具体来说,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在软件著作权发生争议时,它是证明软件权利的有力证据。
是软件著作权人进行投资和交易的资本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能证明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的重要砝码。
是企业申请软件企业不可或缺的材料。
是企业获得国家税收减免、人才优惠等国家政策的重要条件。
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还是高企申报、双软认证、游戏上线等必备条件。例如,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规定,高企申报条件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有6件以上企业软件著作权。双软认证的软件认定产品要求也必须登记软著,企业申报高企及双软认定后,可享受国家税收减免、政策资金扶持等各类优惠政策。在游戏行业,一款游戏需要上架运营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必须拥有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登记对于保护软件开发者的权益、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安全四要素
信息安全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
保密性:指信息不被透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保密性是建立在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础之上,常用保密技术有防侦收(使对手收不到有用的信息)、防辐射(防止有用信息以各种途径辐射出去)、信息加密(在密钥的控制下,用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对手得到了加密后的信息也会因没有密钥而无法读懂有用信息)和物理保密(使用各种物理方法保证信息不被泄露)等。
完整性:指在传输、存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数据不被非法篡改或在篡改后被迅速发现,能够验证所发送或传送的东西的准确性,并且进程或硬件组件不会被以任何方式改变,保证只有得到授权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完整务的目标是保护数据免受未授权的修改,包括数据的未授权创建和删除。通过屏蔽(从数据生成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证实(对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进行检查,以检测完整性故障)和去屏蔽(从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中重新生成数据)等行为,完成完整务。
可用性:指让得到授权的实体在有效时间内能够访问和使用到所要求的数据和数据服务。提供数据可用性保证的方式包括使用性能、质量可靠的软件和硬件,正确、可靠的参数配置,配备专业的系统安装和维护人员,以及保证网络安全,能在发现系统异常情况时阻止入侵者对系统的攻击。
不可否认性:指信息交换双方不能否认已发生的信息交换行为,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是参与者(攻击者、破坏者等)不可否认或抵赖自己所做的行为,实现信息安全的审查性。
也有说法认为信息安全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其中,可控性是指网络系统和信息在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的可控程度,是对网络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能力特性。使用授权机制,控制信息传播范围、内容,必要时能恢复密钥,实现对网络资源及信息的可控性。
信息安全四要素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