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多少算侵权软著和专利的区别
软著的侵权判定并不以数量为标准,而是依据未经授权对软件著作权作品的使用行为。任何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
关于软著和专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不同:
软著,即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专利则是由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是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技术创新进行的一种独占权保护。
2. 保护对象不同:
软著保护的是软件作品的源代码、结构、设计、界面等表达形式,主要针对软件的版权保护。
专利保护的是技术创新方面,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主要针对技术的独占保护。
3. 保护范围不同:
软著的保护范围相对较窄,只涉及到软件本身的版权保护,但一旦获得软著,即表明该软件的著作权人对该软件享有独占权,可以阻止他人擅自复制、展示、修改或分发该软件。
专利的保护范围则更广泛,可涵盖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但专利权人只能阻止他人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对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进行生产、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商业活动。
4. 获取难度不同:
软著的申请比较简便,基本是100%可以通过,只需要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经过审核通过后即可取得软著证书。
专利的申请则较为复杂,需要提交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一系列文件,并进行实质性审查,整个申请流程相对较长,且费用相对较高。
5. 保护期限不同:
软著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50年,且没有费用限制。
专利的保护期限相对较短,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且在保护期内需要缴纳年费。
软著和专利在定义、保护对象、保护范围、获取难度以及保护期限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